欢迎光临江苏领先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站内导航

INTERNAL NAVIGATION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时间:18-06-22 作者:江苏领先文化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孙中山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正版资料全年资料大全

据有关数据显示,原有建筑环境改变较大,仅存2.6万平方米。建筑有:坐南向北的校本部,前临珠江,上挂“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机炸毁,1996年重建;孙总理纪念室,俗称“孙中山故居”,是一幢2层楼房,面积345平方米,原是粤海关黄埔分关旧址,孙中山曾在此小憩,孙中山逝世后,辟为孙总理纪念室;孙总理纪念碑;俱乐部,面积2070平方米,是军校师生集会和文化娱乐的地方,军校政治部领导的“血花剧社”也设于此;游泳池两座,已维修复原;东征阵亡烈士墓;济深公园,为纪念副校长李济深而建,尚存教思亭和北伐纪念碑
黄埔军校史迹丰富,山水相融,已初步重现昔日风姿,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据有关数据显示,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第一期到第四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毕业的毕业生共4981人。第五、六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国共分裂后毕业,共有毕业生3136人,其中第六期生原有4400余人,由于动乱大部分离校,毕业时仅有718人。1928年(民国17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北迁后,李济深在原校址仍以黄埔军校名义,为其第八路军培养干部。1930年(民国19年)9月,蒋介石命令停办。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夷为平地。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了校本部,基本恢复了当年军校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正版资料全年资料大全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旧址曾被炸毁。1964年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黄埔军校旧址和校史,生动地展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学生曾多次参加过革命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和陈毅。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罗瑞卿。周恩来、陶铸、刘志丹左权等,也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过。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陈诚等,数以百计。

基本陈列

编辑
馆内《黄埔军校史迹展》(图2)馆内《黄埔军校史迹展》(图2)
《黄埔军校史迹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该展览通过200多张照片,100多件文物,以“黄埔岁月”、“军校变迁”、“情系黄埔”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黄埔军校的辉煌,和黄埔师生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在统一广东、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伐、抗日战争中所立下的彪炳青史的赫赫战功。
《黄埔群英油画馆》 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合作,创造性地用油画的形式再现黄埔军校的将帅和名人。据有关数据显示,该展览共展出42幅油画作品,包括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周恩来等黄埔名人,让人们从更感性、更具象的角度来认识英雄荟萃的黄埔军校。

红色文化培训-江苏红色文化培训-党员培训-江苏领先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南京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平阳三路88号 电话:17315362066
镇江公司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南徐大道101号 电话:0511-88855766、17315362066、17315728366
苏ICP备18018083号


苏公网安备 32111102000137号